沂水县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沂水县第一批重点抗日战争遗址的通知
沂政发〔2018〕63号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沂水经济开发区,县直各部门:
沂水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沂水人民与山东党政军水乳交融、浴血奋战,共同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同时也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抗日战争遗址。这些遗址见证了抗日战争的惨烈和悲壮,见证了老区人民的英勇和顽强。
为加强对抗日战争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经核定,确定将梭峪遭遇战遗址等3处抗日战争遗址列为沂水县重点抗日战争遗址,现予公布。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入挖掘整理遗址资料,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升抗日战争遗址的管护和开发水平,充分发挥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沂蒙精神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沂水县第一批重点抗日战争遗址名单
沂水县人民政府
2018年11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沂水县第一批重点抗日战争遗址名单
梭峪遭遇战遗址
一九三九年六月十日,转移途中的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中共山东分局、《大众日报》社等数百人,在诸葛镇的梭峪村(今上、下梭峪)与前来“扫荡”的日军第五师团等部遭遇,双方展开激战,纵队指挥张经武等领导亲率警卫部队与敌战斗。后在国民党东北军第五十一军一部的支援下,击退日军。战斗中副团长曹洪胜、政治处主任王永才等多人伤亡,其他人员得以安全转移。
为纪念在此战斗和牺牲的抗战先烈,特立此碑,昭示后人,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于八路军山东纵队创建八十周年之际。
汉峪突围战遗址
1940年4月23日,东里店、葛庄、黄山铺、沂水城据点的日伪军,在武彧生为头子的沂蒙大队配合下,向驻在汉峪(今韩峪村)、东郭庄村的沂水县委、沂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发动突然袭击,同驻这里的还有县委训练班、区党委和地委工作组、县大队三连和八连。八连发现敌情后英勇反击,掩护县政府人员突围。县大队三连也在汉峪进行坚决抵抗,掩护县委机关人员等突围。向西南突围的同志大部分脱险,其中有上级党组织在县委帮助工作的七八人。县大队三连边战斗边顺着山沟向西突围,在沙地附近陷入敌人火力中心,战斗异常激烈,三连牺牲数十人。战斗中,县委宣传部长刘滋泉牺牲,地委工作组长李铎被俘(后经党组织营救获释)。
穆陵关战斗遗址
1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一部沿青沂路南侵。国民党海军陆战队获得情报后,抢先占领穆陵关附近制高点等待日军到来,沂水七区以李钟盈为队长、李道德为指导员的游击中队闻讯亦赶往穆陵关。此时,海军陆战队已与日军激烈交火,七区游击中队马上投入战斗,从侧翼打击敌人。因日军火力太强,游击中队所处地形也不好,遂马上撤出。
2月21日,日军占领沂水城,在穆陵关按下临时据点,为打击日军气焰,振奋抗日军民斗志,沂水七区游击中队在队长李钟盈、指导员李道德带领下,决定再次开赴穆陵关袭扰敌人。3月1日晚,抗日游击中队在队长李钟盈的带领下,从大诸葛村出发,于拂晓前悄悄摸上关顶。队长李钟盈、指导员李道德走在队伍前边。为了试探敌情,他们先让一队员向敌据点打了一枪,敌人也只用点射还击。游击中队又向敌据点打了一排枪,敌人机枪开火了,活力非常强。游击中队完成袭扰任务后主动撤离。第二天,沭水临时据点的日军曾向驻大诸葛的沂水七区抗日游击队反扑。李钟盈等已获得情报,提前转移,扑空的日军放火焚烧了大诸葛村。
文物保护标志碑施工说明及要求
一、技术要求
1、产品标准: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和行业标准)。
2、名称及技术要求:保护标志碑选用中国蓝大理石材。
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式样

三、要求:
1、碑体为中国蓝大理石或泰山石材质,质地坚硬,硬度5度以上,无断裂纹,无色线。
2、碑面两面磨光,其他部分毛面。碑阳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名称、公布机关和日期等。碑阴为简介。重约1吨。
3、碑文字为阴刻,字迹深度大字1CM,小字0.5CM,碑文颜色应与标志碑碑面颜色有明显区别。
4、正面内容及字体。
文物保护单位级别——临沂市第一批重点抗日战争遗址(仿宋字体,居中)
文物保护单位名称——解放临沂城纪念地(隶书或魏碑,居中)
公布机关与公布日期、树立标志机关与树立日期(仿宋字体,居中)
正面参考示例:

背面内容及字体
遗址名称——解放临沂城纪念地(仿宋字体,居中)
内容——1945年8月,盘踞在临沂城内的伪沂州道皇协军王洪九等部拒绝投降……(仿宋字体,左对齐,首行缩进两字符)
背面参考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