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沂水县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沂水县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沂水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35年)》等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沂水县实际,制定《沂水县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做如下政策解读: 一、政策背景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拟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据此,我县每年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经县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好2025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超前筹划、提早部署、明确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2025年防灾减灾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我县地质环境现状及历年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受降雨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预测2025年我县地质灾害防范形势依然严峻。 二、出台目的 以降低风险为核心,全面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压实责任,综合运用工程治理、监测预警(人防+技防)、源头管控(评估与选址管理)等措施,消减存量隐患、严控新增隐患,提升基层防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征求意见情况 《方案(征求意见稿)》充分征求了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意见,均未提出修改意见。 四、主要内容 《方案》在明确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回顾了2024年各部门全面落实责任制、推动五项防治工作并实现零伤亡的良好成效。方案预测2025年主汛期降水偏多、存在洪涝风险,但地质灾害数量及危害可能整体下降,同时强调长期预测不确定性。根据县域灾害特点,方案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为重点防范时段,并详细规定了崩塌、滑坡、泥石流重点防护区及人口聚集区、基础设施(如交通、住建)、人工边坡、高易发区和重点村庄等防范重点。主要任务涵盖地质灾害调查排查、重点领域防治、基层防御能力建设、隐患分类处置和应急能力建设五项,要求各乡镇街道及自然资源、应急、气象、住建、交通等相关部门协作落实汛期防治。最后,方案从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防灾责任和落实资金保障三方面阐述了保障措施。 五、本年度《方案》与往年《方案》的异同 《沂水县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继承2024年方案核心原则(如预防为主、属地管理、群测群防)和任务框架(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宣传培训)的基础上,呈现出显著的深化、细化和强化趋势。 一是政治站位更高。指导思想更加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二是目标路径更清晰。年度防治目标更具体、系统,措施更具操作性。 三是风险管控更主动。强调“隐患点+风险区”双管控,构建五级联防联控责任体系,对监测预警(特别是专业监测和“叫应”机制)、风险隐患排查(“三查”制度)的要求显著提升。 四是责任分工更精细。各项任务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划分更加明确具体,强化了部门协同和行业监管责任。 五是保障措施更刚性。明确要求将防治资金纳入本级年度预算,对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审批把关更严格。 六是基础工作更扎实。对上年度工作总结更为详实,地质灾害趋势分析更深入,隐患点清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动态更新,防范措施(特别是专业监测)普遍升级。 七是基层基础更巩固:单独设立“基层防御能力建设”任务,强调群测群防体系完善、宣传培训“七进”和应急演练。 这些变化体现了沂水县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改进,旨在构建更科学、更高效、责任更明晰的防灾减灾体系,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六、关键词和专业术语 1.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崩塌: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或其他外力参与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以竖向为主的运动,并堆积在坡脚的动力地质现象。 3.滑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作用或有其他因素参与影响下,沿地质弱面发生向下向外滑动,以向外滑动为主的变形破坏。 4.泥石流:由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等)诱发,在沟谷或山坡上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5.地面塌陷: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凹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6.地面沉降: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在一定区域内,产生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规律的地表标高降低的地质现象。 7.地裂缝: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宏观地表破坏现象。 解读单位科室:沂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防灾减灾工作科 解读人:戴厚阳 联系电话:0539-2265011 |
||||||||||||||||||
Copyright©沂水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沂水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Email: ysxxgkb@ly.shandong.cn 网站标识码3713230027 鲁ICP备060009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