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家圈街道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政策建议
索 引 号: | yishuiljqz2322108/2021-0000253 | 主 题 词: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 号: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龙家圈街道 | 发布日期: | 2021-02-10 | |
浏览次数: | 有 效 性: | 成文日期: | 2021-02-10 | ||
标 题: | 龙家圈街道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政策建议 |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和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近年来,在各地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存在“干部辛苦干、群众背手看”的情况;整治任务重,资金缺口大,地方财政压力大;一些地方重建轻管问题还比较突出,运行管护有待提升等。针对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发挥落实农民主体责任,提高农民参与能力
农民是乡村的主人,要切实提高农民参与能力,充分发挥农民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的主体作用。
(一)强化农民主体责任意识。农民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主体,也是受益主体。只有明确农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作用、地位和受益,才能让农民清醒地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价值,从而积极能动地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二)加强农民参与组织建设。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结合农民群体的地缘、血缘、业缘关系,培育发展各类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乡村社会自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及合作能力,将分散性和原子化的小农组织起来,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组织性力量。
(三)拓宽农民参与渠道。充分发挥门户网站、自媒体、公众号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公开中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及时收集农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决策质量。
二、创新投融资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资金投入量大、投资时间长,当前资金不足、筹资渠道单一、投融资结构不合理、资金到位率低的问题普遍存在。需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构建“财政资金为主导,社会资本为中坚,集体资产为补充”的资金筹集体系,多渠道筹措资金。
(一)整合财政资金。统筹利用国土整治、土地出让收益、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清洁工程、环境综合整治等相关涉农项目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吸引社会资本。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本以项目总承包、PPP合作等形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选专业化公司负责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等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维护等全过程的资金投入。
(三)利用集体资产。盘活集体废弃地、边角地等闲置土地,优先用于建设环保基础设施;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质押融资办法,创新“农股宝”等金融产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集体经营性收入用于设施设备日常维护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