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东头镇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 引 号: | 02-24-2017-000011 | 主 题 词: | 其他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文 号: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院东头镇 | 发布日期: | 2017-02-24 | |
浏览次数: | 有 效 性: | 成文日期: | 2017-02-24 | ||
标 题: | 院东头镇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2月29日在院东头镇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王伟山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五年来政府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五年,镇政府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奋力推进“四个全面”,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统领,以打造沂蒙风情小镇为目标,以三引一促、项目建设作为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着力培植旅游、酒精化工、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我们组建了镇区合一的沂蒙风情旅游景区,先后迎接了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中宣部、安监总局等国家级的各类调研,承办了全省乡村文明、全省公路安全防护、全省危房和农村改厕、全市精准扶贫等现场会,荣获“全国最美乡村”、“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首批“山东省特色景观名镇”、“好客山东最美乡村”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20余个。1—11月份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833万元,同比增长14%;预计全年可完成7900万元,是2011年的3.92倍,年均增长31.5%。
(一)“三引一促”聚集产业发展新优势。五年来,先后实施旅游项目5个,分别为沂蒙山酒文化园二期、天然地下画廊景区改造提升、红嫂故里民俗园开发、蒙山龙雾茶博园提升、峙密河乡村游乐园开发项目。实施工业项目2个,即山东丰汇泽化工助剂和中宏塑业项目。五年共引进各类人才23个,实用技术8个,产学研合作项目2个,落地项目8个;新发展小微企业20余个,新引进物流公司1家,即临沂昊华物流公司,年可运输货物3000余万吨。
(二)工业民营经济增创新优势。五年来,泓达集团快速膨胀,与世界500强美国杜邦公司及英国先正达公司、江南大学进行战略性合作,先后实施技改项目11个,其中,泓达生物公司实施了产业升级、哌啶等7个技改项目,昆达生物公司实施了产业升级、山梨酸等3个项目,沂蒙山酒业公司实施矿泉水开发项目目前,泓达集团酒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已延伸至最终端,产值达到26亿元,乙基胺单产亚洲第一,山梨酸产量占全球市场的50%,乙醛全国市场份额达55%,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及美国、德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旅游经济彰显发展新活力。面对镇区合一的沂蒙风情旅游景区整合成立后的新形势,聘请专家把全镇作为一个全域慢游大景区进行了顶层设计、高端谋划。五年来,新培植国家2A级景区2处,金牌旅游购物店、星级酒店、星级餐馆、五星级农家乐各1处。一是着力打造沂蒙风情小镇。突出“一镇一岛一长廊”建设,“一镇”即“沂蒙风情小镇”,实施了蒙山龙雾茶博园改造提升、旅游文化电商、沂蒙风情国学苑项目建设;“一岛”即沂蒙风情岛,打造游客的风情文化体验区、居民的休闲娱乐场、城镇的迎宾会友大客厅;“一长廊”即“沂蒙风情长廊”,沿峙密河新建10公里的滨河绿道、栈道,把小镇与相邻村庄连接起来。二是推进现有景区改造提升。地下大峡谷景区完成观光车道整修、小飞龙游乐车100辆更换、道路改造、广场铺设、大门整修、环境绿化彩化;地下萤光湖景区提升了蝴蝶谷整体环境、改造了崖壁漂流,增设游客与昆虫嬉戏的景点。天然地下画廊景区完成改制,加大观光体验、休闲度假、沂蒙古村、溶洞产品的全方位创意改造提升;沂蒙山酒文化园充实酒文化长廊,新建仿古酒楼、酒文化博物馆各1处;蒙山龙雾茶博园新建茶叶采摘园,改造提升金牌购物店,新开发主题酒店、茶文化体验园。三是实施六处特色村改造。桃棵子村开发“沂蒙古峪”、西墙峪村发展“乡村大院”、马家崖村建设“农家客栈”、四门洞村创建“月亮小镇”、留虎峪村打造“画廊人家”,后武社区培植“峡谷人家”,带动全镇改厕2300余家,农家乐发展到517家,床位1200张。
(四)乡村旅游环境得到新提升。围绕旅游产业搞好配套,实施了整体扶贫开发、库区后期扶持、精准扶贫,通过争取扶贫、公益金、林业、农业、果茶、水利、水土保持、旅游发展基金等项目资金,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集中投入、资源共享。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把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丰富生态旅游内涵、营造旅游大环境、培植旅游观光农业的总抓手,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示范化带动,五年新发展果茶园区11处5000余亩,形成了苹果、黄桃、核桃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提升旅游大环境。对慢游绿道沿线姜窖、房屋、墙体、河堤、河道进行了改造,新建景观水坝15道、景区标志性建筑大门1处、滨河松石景公园4处,更换小城镇牌匾210个、路灯320盏。实施了峙密河山洪沟、留虎峪河、田家峪河流域治理。用旅游的眼光进行美化、绿化、彩化,实施了小城镇及地下大峡谷、天然地下画廊景区周围山体彩化、绿化,完成辛子山林场670亩造林工程。三是完善旅游可进入性。结合网化工程、一事一议、美丽乡村、现代园区建设,硬化道路165公里;以全市“美丽乡村”示范区建设连片推进“户户通”,硬化主街道5万平方米,支街小巷16.6万平方米。
(五)精准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积极探索“扶贫+”模式,用好国家扶贫政策和资金,推进金融、电商、现代农业、第一书记、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走出了一条“资源资金入股+企社运营项目+精准分红到户”的路子;努力探讨经营管理制度,建立了扶贫经营性资产,全面推行“一载体两分离”监管机制,不断推进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全镇省级重点贫困村年底前全部摘帽,4452人脱贫,其余贫困户2017年年底实现脱贫。
(六)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8%,农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达到96%,数字电视用户达54%,解决了25个村2万口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危房改造144户,实施了佟家庄、后武家庄、郝家坪3个村的旧村改造,复垦土地516亩,新增土地442亩。依法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率达到9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到5.1‰以内;深入开展社会稳定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狠抓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七)“政府营销”营造发展新氛围。五年来,我们通过新媒体和网络营销,深入搞好特色资源、产业、产品、企业、品牌的宣传,形成了有影响力的招商氛围和新闻效应。先后开展了首届“红嫂故里”——沂蒙风情旅游文化全省摄影大赛,实施了农民文化节、全省首届开步节,举办了中国沂水第三届萤火虫国际旅游节启动仪式、全省南茶北引60周年庆典暨“山东高山绿茶”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沂蒙红嫂祖秀莲纪念馆开馆仪式、山东综艺台的《综艺大篷车》栏目到沂蒙山酒文化园开播、全县首届休闲垂钓大赛等活动。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的基本经验是: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五年来,我们广泛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不断解放思想,弘扬沂蒙精神,全力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实践昭示我们,思路决定出路,干劲决定后劲,只有不断推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举措大创新,才能创出独具我镇特色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必须坚持抢抓机遇,科学决策,加快发展。我们坚持科学谋划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子,使全镇始终沿着既定的发展路径、发展目标奋进,实现了更好更快发展。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先,抓住机遇,促进转型升级。三是必须坚持紧抓中心,突出重点,攻坚破难。这五年,我们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主阵地,通过项目拉动、乡村旅游带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实践证明,只有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才能增创优势,我们的事业才能乘风破浪、扬帆前进,院东头的明天才会大有作为。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增进和谐。2012年以来,我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兴办实事好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我们的事业才能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工作引人注目,成就令人振奋。成绩的取得,饱含着各级领导对院东头的关心和厚爱,凝聚着广大干群的心血和汗水,渗透着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在各条战线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镇人民,向长期以来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级人大代表,向所有关心、支持院东头发展的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任务艰巨。在理念创新、资源整合、基础完善、环境营造、意向争取等方面仍有大量工作急需解决。二是发展的理念仍需进一步提升。全镇整体对外形象仍不鲜明、不突出,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三是整合挖掘沂蒙风情元素不足。沂蒙风情文化的魅力、内涵挖掘不深,与项目的融合不充分。四是主动破解难题、创造性突破困局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在推进重点项目工程、处理复杂遗留问题方面,缺乏创新思维,不能用全局的视野处理问题、破解难题。五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不足。缺乏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开拓的勇气和魄力,统筹兼顾的能力不强。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和2012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及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同志们,院东头的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机遇和挑战并行,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奋力跑出沂蒙风情旅游景区建设的“加速度”。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及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四个全面要求,狠抓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飞地经济战略,镇外抓项目招商落地,镇内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院东头,创建5A级景区,努力培植全省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从而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具体奋斗目标是: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财政收入五年平均增长12%,全县第一方阵位次进一步巩固,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7年的目标是: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确保有2个分别过5亿、1亿元的项目落地,实施过亿元重点工业技改项目2个;5A级景区创建取得明显进展,游客接待量、景区收入分别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500万元,增长10%;进一步规范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加大违建预防和处理力度,推进环卫一体化、扶贫及民生事业实现新突破。
我相信,有镇党委的坚强领导,有镇人大的监督支持,有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在培育优势产业上实现新跨越。一是按照“坚持招大引强,壮大核心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以泓达集团为龙头,完成昆达生物产业升级项目,壮大以酒精为主的生物化工产业群,形成产业聚集的新高地和工业循环经济的增长极。重点抓好以A级景区的改造提升,搞好萤火虫、大峡谷的提升和挖潜,争取在国家旅游局创建大盘子中的位次提高;提升天然地下画廊乡愁、乡乐体验服务功能,推进军事休闲体验、新西兰异域风情、峙山分时度假、阳光度假村、留虎峪民俗园的规划建设,争取明年有2—3个项目开始建设。二是构建三产服务体系,结合风情小镇、红色小镇、月亮小镇建设,全力提升6个市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1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大力发展小镇外拓型、景区依托型、风情展示型旅游特色村。以发展精品民宿为着力点,大力培育发展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清明节前争取桃棵子精品木屋、石屋、沂蒙老山街等精品民宿对外运营,天然地下画廊“云山水”明年年底营业,带动发展农家乐200家。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规范提升许家峪及周边千亩蜜桃园区,规划精品采摘园20余处,带动发展周边休闲果树园区3000余亩,形成休闲农业的新亮点。打造江北高山绿茶观光基地,做好梯田、崖壁、水系、茶园文章,开发生态观光、农耕文化、茶园采摘相结合的茶文化休闲观光游。鼓励支持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形成“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格局,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增强农业的综合效益。完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为农业和农民提供高效的技术和信息服务。
(二)统筹推进区域合作与三引一促,在项目推动上实现新跨越。一是优化投资环境,健全招才引智机制。通过借力求强、借势发展,以更加开放的态势招商选商、招引人才;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搞好保障服务,把力量集中到破难题、打硬仗的最前沿,确保难题不断突破,项目顺利推进。二是抢抓各类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抢抓国家对基层扶持倾斜的机遇,围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争项目;抓住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的机遇,在旅游产业及相关联项目上下功夫,新引进、开工、开放一批项目,逐步改善产业结构。三是深化区域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整合上级政策、社会资金造景添韵。探索“旅游+”模式,实施闲置资源盘活、基础设施折价入股、农房宅基入股,让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成股民。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支持旅游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统筹推进“城镇带动”战略,在提升城镇环境上实现新跨越。把小城镇作为景点进行规划,作为旅游集散地进行建设,作为综合服务区进行布局。规划突出“山水对话”意境,融入“沂蒙老街”文化,强化旅游功能集聚,完善“东游西居中服务”的功能布局,规划结合全镇规划方案进一步完善并通过评审。突出产业支撑,拓展休闲体验功能,着力新上一批文化创意产业,争取文旅电商项目全面营业,沂蒙风情国学苑项目启动,规划建设沂蒙老街,突出商铺、宅院、石街等旅游元素和功能的布局,实现街巷相通、区块相连、要素融合,打造小城镇商贸集聚区。
(四)统筹推进基础建设与生态环保,在增强发展后劲上实现新跨越。争取上级政策,开展8村美丽乡村连片整治,完成户户通硬化路20万平方米。做好景观水系,突出亲水近山理念,桃棵子河段强化山涧改造,张家庄子河段突出山溪特色,留虎峪河展现“舍南舍北皆春水”的意境,后峪河打造水利风景区。继续实施美化工程,结合果树、白菜种园区建设,沿河、绕路、围景区、城镇,搞好可视范围内的美化、绿化;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美化田园”行动,使全镇处处朴素自然,充满乡土气息。大力推进厕所革命,以乡村旅游重点村、农家乐经营户为示范,搞好厕所革命等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全年计划改厕2000余户。
(五)统筹推进民生改善与管理创新,在加快社会建设上实现新跨越。一是大力推进教科文卫工程。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继续抓好卫生计生,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二是重视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努力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深入实施扶贫开发,大力开展“扶贫+”富民工程,实现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的共赢。继续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三是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严控新增违法建设,加强日常监管和宣传,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大问责力度,造成不良影响的,移送纪检司法严肃处理。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工作,推广综治网格化管理,切实把矛盾和群体性事件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搞好自身团结协作,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干事业。
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把求真务实抓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做到一心为群众着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领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要不断转变作风,力戒空谈、套话,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要进一步加强廉洁勤政建设。认真贯彻上级一系列规定,廉洁自律,率先垂范,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狠刹行业不正之风,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本次人民代表大会是开启院东头今后五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征程的重要会议。前进的号角催人奋进,幸福美好的前景鼓舞人心。我们要倍加珍惜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精诚团结、同心创业的良好氛围,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以昂扬向上的朝气、改革创新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勇气,万众一心、砥砺奋进,为铸就院东头发展新辉煌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