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公务邮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版 微信
微博
用户中心 | 注册

沂水县人民政府龙家圈街道办事处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yishuiljqz2322108/2025-0000017 主  题  词: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       号: 发布机构: 沂水县龙家圈街道 发布日期: 2025-01-15
浏览次数: 有  效  性: 有效中 成文日期:
标       题: 沂水县人民政府龙家圈街道办事处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龙家圈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落实“七县建设”战略、推进“六大系统工程”、开展“七项行动”,坚定信心、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4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55.1亿元。今年以来,先后荣获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好团队)、全省铁路护路先进单位、全省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崮下湖畔”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经验做法成功入选新华网“2024年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入选共青团中央“伙伴计划”项目试点街道(乡镇),双崮流域退化公益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入选全省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公墓建设成功入选全省“逝有所葬、迁有所去”生态安葬试点;承接民政部婚俗改革调研、全省文旅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市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现场观摩、全市人大工作座谈会、全市全民健身全民阅读交流、全市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现场推进会、全市移风易俗工作现场推进会集体婚礼等活动。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党建引领提质增效,基层堡垒更加牢固

在城市社区,抓实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初步构建“三级五岗”基层治理模式,成立1个城市社区融合党委、5个社区党总支、25个小区党支部,并以城投首府小区为示范点,着力推动城市社区党支部实体化运行,不断探索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新路径;抓住网格体系,划分基础网格、微网格,选优配强楼长、单元长456名,定期开展网格员、楼长、单元长评先树优活动和网格队伍团建活动,增强集体感、归属感、荣誉感。在农村支部,持续抓好“三资”清理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对15个薄弱村庄实行重点突破,驻村办公,解剖麻雀,将“三资”清理向纵深推动,卸下历史包袱、激发发展活力。2024年,共收取承包费316万元,规范问题合同1585份。

西城建设有颜有涵,精品精致不断提升

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党员冲在一线上,引领片区建设攻坚克难。一是棚户区改造持续提速。公家疃拆迁攻坚成果显著,安置区12栋安置楼正在施工,其中有5栋已封顶;卷烟厂安置区6栋安置楼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预计明年竣工交付并回迁安置。二是安置区配套服务持续完善。龙家圈安置区北区已完成联合验收,南区正在整理材料,回迁安置后出现问题已基本整改完成;前马荒安置区消防配套设施等问题已基本整改完成。三是全民阅读、全民健身行动提升生活品质。建设提升花田书第城市书房、开先国际企业书房、社区书屋、农家书屋、街角书屋、悦读角等全民阅读场所,打造西城10分钟全民阅读圈;开办“龙湾悦读”专栏录制线上阅读分享,将全民阅读融入西城居民日常生活;协调争取民革临沂市委会捐建中山书屋1个、中山书角24个,在崮下湖畔片区建设半间书屋、咖啡书屋、驿站书屋,让阅读无处不在。县全民健身运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打造龙湾一品等健身广场3处,组织举办“长青能源杯”迷你马拉松赛、“中华风雅·诗韵端午”诗词大赛、全民健步走、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活动,为全街道群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双招双引成果丰硕,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一是招商稳商精准发力。街道组建2支专业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共搜集有价值信息120余条,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到上海、安徽、烟台、青岛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先后对接20余家企业来沂考察。截至目前,街道共签约项目9个,已开工项目5个:投资1.2亿元的赛石文物古玩项目、投资2.2亿元的长青二期扩容项目、投资2.65亿元的鼎欣生物12万吨无机盐项目、投资1.3亿元的羚鹿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投资4.6亿元的三众商业大厦项目。二是产业发展量质齐升。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30亿元,其中房地产项目完成13亿元,19个投资项目完成17亿元;计划纳统企业10家,已完成8家;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完成企业技改投入10.2亿元,实施省级重点技改2个、市级重点技改2个;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1亿余元。三是科技创新速度加快。推动山东鼎欣生物与院校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对接大连理工大学签订《产学研及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对接大连理工大学孙清超教授“‘DLOCK’高性能紧固连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创业落地,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片区建设全面开花,乡村振兴全力推进

一是坚持片区思维,加快“崮下湖畔”片区建设。坚持以“一带引领、两翼齐飞、三区共建、四路并进、五蕴同秀”为总体发展思路,突出追寻红色印记、乡愁记忆、山河之美、移民足迹四条主线,加快“崮下湖畔”片区建设,修建村级沥青道路28公里,完成村庄绿化2.6万平方米,改造墙体立面9万平方米,整治丑点95处,综合改造提升民宿9套,新建民宿4套、网红打卡点20余处。拍摄《追寻》《南黄谣》《南黄之恋》等文旅宣传片,举办“崮下湖畔”乡村旅游周,引发社会热烈反响,营盘村、崮安村、南黄家庄村成为热门乡村旅游目的地,十月一假期期间接待游客3.9万人,“崮下湖畔”片区强势“出圈”。二是高质量发展合作社,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规范提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8家,突出抓好营盘、南黄、中山、泉沟等合作社整体提升,发展民宿、农家乐、采摘园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在南黄家庄村新建3处农家庭院发展“庭院经济”,为村级增收提供了新模式、新渠道;流转1000亩高效农业大片,建设高效林果、高端花卉和粮食生产基地,发展规模高效农业。三是实施全域环境整治行动,打造宜居乡村新风貌。以“全域整治”为目标,对村四周沟渠、汪塘等位置进行精细化清理,营造整洁干净的生活环境;开展“阳春三月春意浓,播花种草正当时”全域绿化行动,共播种各类花草种子1000余斤,栽植各类苗木15万余株,打造路口微地形13处。

惠民实事走深走实,群众幸福感更加持续

一是实施路桥电暖工程。坚持四路并进,累计铺设环湖路、环山路、龙张路至南黄家庄村等沥青道路56公里;投资500余万元,完成环湖路营盘—南套等四好农村路拓宽提升5.7公里;争取上级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07万元,完成泉旺—盆山、盘龙峪—柴山等道路提升改造16.5公里,安装路灯350盏,道路施工面积9万余平方;争取上级水利资金743万,完成道路硬化5.3万平;完成S229沂邳线改建工程协议签订1311户,全力推进提升区域交通能力;完成港埠口村100户清洁取暖设备安装,强力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工作。二是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投资365万元铺设村外主供水管道51800米,新建400m³蓄水池及高压泵房各一处,工程涉及的37个村庄全部通水。三是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泉旺村美丽移民村、石龙官庄村农田灌溉等15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使水库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办实群众诉求。建立“接单—归口批示—电话联系—基本处置”的工单即时办理机制,去年共接收工单2909件,全已办结,全年满意率达98.96%,问题解决率100%。五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吸纳社区内医护、教师、老党员等专业特长人员,组建助学助老、移风易俗、文艺文化志愿服务队,根据居民所需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品牌调解工作室”,采取灵活多样的调解方法解决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发挥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六是推进“增减挂”项目。动员石胡同村38户村民,实施土地增减挂1.3919公顷,完成里万村石胡同自然村整体搬迁,实现街道、村集体、村民三方受益。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资源优化整合。整合下肖家沟、南套、柳泉、诸坞等4处小学,其中柳泉、诸坞小学全部合并到县直第四实验中学,真正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二是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新建龙家圈街道幼儿园文昌府分院,目前已开园招生,同时,在第七实验中学增设幼儿园班级,街道公办园率显著提升。三是拓展教育“新阵地”。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为“突破口”,将柴山、中山等闲置房屋打造成儿童周末课堂和暑期课堂,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四是做好辖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投资6万余元,对辖区所有学校、幼儿园施划禁停网格线、安装警示爆闪灯、信号灯等;积极开展冬季消防安全大排查行动,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建立排查台账,责令即时限期整改,为师生们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五是抓好未成年学生防溺水工作。成立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物防、技防、人防三位一体的防溺水工作体系,针对北一环桥下水域设置铁皮护栏200米,绿网隔离60余米,安装警示摄像头3处,在桥下明显位置设置防溺水警示标语6处,坚决守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底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财政收入不稳定。2024年街道地方财政收入2.43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占比70%以上,工业占比不足30%。受房地产低迷影响,目前尚有1000多亩土地未挂牌,财政收入压力较大。二是产业发展有短板。工业方面,街道项目较多,但缺乏500强项目,难以形成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农业方面,缺少规模连片产业,缺少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精深农产品加工企业。服务业方面,街道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整合打造和宣传推介上下功夫不够,未能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另外辖区内商贸服务产业还不完善,缺少大型商超等商业综合体。三是基层矛盾复杂突出。随着西城建设的加快,拆迁以及因拆迁、安置引发的后续问题逐步显现,需要下大力气妥善解决。

2025年,街道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七县战略、六大工程,坚持四个工作法,落实好七项行动,抓好城乡融合引领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红绿融合样板区“三区同建”,统筹两城同建与乡村振兴、城市管理与小区治理、双招双引与本土培育“三个并重”,实现作风建设水平、基层治理能力、群众幸福指数“三大提升”,做活城乡融合、产城融合、文旅融合“三篇文章”,实现民富村强镇壮。

做活城乡融合文章,做到“以城带乡,以乡养城”

多渠道加快西城已拆迁地块的挂牌出让,促进两城同建稳步推进;借助城市精细化管理工程,完善供暖供气等配套设施建设,沿沂河西路打通西延道路,与黄山乡村振兴道路衔接,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争取上级资金,对环湖路、环山路等乡村道路进行道路提升,全面贯通城乡道路;在继续提升“崮下湖畔”红绿融合样板区的基础上,建设“三河水岸”城乡融合引领区、“十里青山”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三河水岸”“十里青山”“崮下湖畔”三大片区全域覆盖;持续深化农村“三资”清理,梳理工矿用地、旧学校等资产,激活镇域沉睡资源;采用城区村资本和偏远村资源“双资”互补模式,探索成立联合社和强村公司,促进村集体增收提升;寨里盛世生态农业园区、盆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港埠口、泮池沟蔬菜园区,打造“三品一标”优势农产品,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让乡贤人才更多返乡留乡,利用资金、技术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建强农村干部队伍,有效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

做活产城融合文章,做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助力全县新质产业园西区建设,为园区建设做好服务;建设提升小微工业园,让更多小微企业就地孵化,带动更多劳动力进城务工居住;加快引进大型商超,完善商贸体系,拉动消费;积极收集对接招商引资信息,围绕“3+1”产业体系,招引大项目、好项目;持续服务保障好签约项目,加快落地已通过大项目评审的4个重点项目,力争年前全部动工建设;重点围绕辖区骨干企业和成长性较好企业,用活“飞地”经济,培养孵化进入县里设立的高端食品、文创等专业产业园区平台。

做活文旅融合文章,做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深入挖掘辖区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移民文化、非遗文化和禅意文化,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魂独具韵味的美丽乡村;用文化符号赋予旅游内涵,用旅游元素彰显为民理念,打造骑行、迷你马拉松等健身线路,开办“周末剧场”“百姓书屋”“骑行健步”,丰富文化元素;在车站、酒店等公共场所加大旅游元素展示,在抖音、快手、微信等社交网络继续发布短视频集聚人气搞好宣传,强化旅游专业营销;依托独有的山水自然禀赋,在“崮下湖畔”片区设置多处流动集市,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精品民宿、休闲采摘、红色研学等新业态,吸引更多单位团建拓展、学生研学教育、游客打卡露营,增加周围居民收入,唱响“水岸龙湾 乐水乐山”旅游品牌。


关闭窗口

Word版下载 PDF版下载

Copyright©沂水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沂水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Email: ysxxgkb@ly.shandong.cn  网站标识码3713230027 鲁ICP备0600096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107号

智能问答
沂水首发
沂水首发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