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报告
索 引 号: | yishuixgtzyj2251515/2025-0000015 | 主 题 词: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 号: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发布日期: | 2025-01-24 | |
浏览次数: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 成文日期: | 2025-01-24 | |
标 题: | 沂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报告 |
一、工作部署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成立由局长担任组长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制度举措
(一)建立健全的学习培训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班子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专题讲座、观看教育片等形式,打牢全局干部职工的法治思想基础。健全行政执法标准化制度化培训机制,制定详细的行政执法人员年度培训计划,确保每名执法人员每年参与足够的学时培训,涵盖自然资源查处规程等内容。强化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按照制度化、规范化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如不动产登记、自然资源保护、行政执法等。印发沂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纵深推进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开展涉企执法问题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和沂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互联网+监管”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内部审批制度》。
(二)广泛宣传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发布典型案例,解读法律条文。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展览、发放宣传册等形式普及自然资源保护知识。对自然资源管理人员、执法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
(三)强化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了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包括政府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等,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自然资源保护监督活动。落实重点查案卷评查制度,按时通报评查情况,责任到人。监督机制的强化提高了自然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了执法公正公平,增强了人民群众对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满意度和支持度。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平台,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状况的实时监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自然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精准执法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取得的成效
目前,全局工作人员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执法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执法过程中更加注重程序合法性和人文关怀,减少了因执法不当引发的社会矛盾。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了违法势头,维护了良好的自然资源秩序,增强了社会各界对自然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监督机制的强化提高了自然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了执法公正公平,增强了人民群众对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满意度和支持度。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自然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精准执法提供了技术保障。这种服务导向的转变受到了广泛好评,不仅改善了政民关系,也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未能全面将知法、守法和用法的法律意识宣教深化到群众心中,部分群众对于自身权利义务的理解仍然较为模糊。缺乏专业的法治宣传教育人才,特别是在解读复杂法律条文方面的能力不足,影响了宣传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法律法规学习不够深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加强。系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运用政策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一)深化法治教育,提高宣传深度。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法学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解答群众疑问,增强理解力。利用案例分析、“以案释法”的方式,使抽象的法律条款变得更加直观易懂,帮助群众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设立专门的法治宣传教育岗位或团队,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鼓励法律专业人士等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法治宣传工作中来。 构建跨部门协调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确保各项宣传活动有序开展。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比如联合教育机构开展“法治进校园”项目,共同推进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法治文化建设。根据不同年龄层次、职业背景制定个性化的宣传计划,确保宣传内容贴合实际需求。关注企业和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布相关政策解读和实用指南,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指导和支持。
(二)建立健全的学习制度。根据国家最新的法律政策变化,制定详细的年度学法培训计划,明确学习内容、方式及时限。实施“四个必学”机制:即新入职人员必学、晋升职务前必学、出台重要法规时必学、遇到疑难案件时必学,确保全体职工定期接受法律教育。邀请知名法学专家或法律顾问举办专题讲座,讲解最新法律法规及应用案例;组织内部研讨班,围绕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通过真实案例分析,特别是本地区发生的典型案例,让学员了解如何在实践中正确适用法律条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使参与者亲身体验司法程序,增强对法律的理解;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加深对不同立场下法律应用的认识。组织到基层单位、项目现场等进行实地调研,直观感受法律法规的实际应用场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选择研究课题,撰写学术论文或工作报告,锻炼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当前自然资源管理和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确保所学即所需。密切关注国家层面有关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的立法进展,及时更新学习材料,保证学习内容与时俱进。
(三)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规范高效的自然资源法治服务监管体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并将法治建设纳入综合考评体系。严格遵循制定和备案审查程序,确保政策法规的科学性和合法性。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经过集体讨论并通过合法性审查。保证执法检查的公平公正,避免多头执法和选择性执法。加强组织保障,提升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