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沂水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关于印发《沂水县2024年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
沂农工办发〔2024〕1号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现将《沂水县2024年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工作方案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沂水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沂水县农业农村局代章)
2024年6月25日
沂水县2024年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工作方案
为做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工作,促进粪肥还田利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鲁农种植字〔2023〕40号),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沂水县2024年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进一步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总结推广试点成功经验、典型做法和成熟模式,实打实推进构建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引导为辅、社会资本参与的粪肥还田长效高质量绿色技术产业新型机制,更高标准推行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技术融合、产业链条紧密衔接、利益共享、成本共担的绿色种养循环发展模式,以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高效利用为重点,以培育壮大粪肥还田服务组织为抓手,整县制开展粪肥就近就地还田的循环利用,助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升农田肥力,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任务
整县制推进粪肥还田利用,以粮食和蔬菜作物为主,兼顾果茶等经济作物,有机肥施用面积占比增加5个百分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建立县级粪肥还田利用核心示范区2处,乡镇级粪肥还田利用示范片18处,设置标牌,开展粪肥还田利用技术示范,展示项目效果,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对已选定的50户代表性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继续开展施肥情况跟踪调查;对20个土壤有机质提升监测点进行持续定位监测。在关键农时组织开展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专家巡回指导等活动5次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粪肥还田利用。整县制推进,主要以粮食和蔬菜作物为主,兼顾果茶等经济作物推进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有机肥施用面积占比增加5个百分点,粪肥施用还田量6.28万吨(2024年目标见附件1)。
(二)示范片区建设。在粮食、果品作物上,继续依托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2处县级粪肥还田利用核心示范区,每个乡镇(街道)继续在选定区域建立1个百亩以上示范片,设置标牌,开展粪肥还田利用技术示范,展示项目效果,强化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一批有示范、有品牌、有名头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基地,用健康的土壤和绿色的生产方式,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三)开展有机肥施肥调查和施用效果监测评估。各乡镇(街道)继续对往年选定的农户开展施肥情况跟踪调查,填写主要农作物施肥情况调查表(附件2);继续在往年选定土壤有机质提升监测点进行持续定位监测,每个监测点分别设置常规施肥(不施用粪肥)与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模式(施用粪肥)2种处理模式,大田作物小区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果树不少于6棵同树龄植株,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小区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和15平方米,至少5行或3畦。总结项目在推动增施有机肥料方面的作用,全面进行数据梳理,分析总结粪肥还田在提质增效、化肥减量、地力培肥等方面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粪肥还田数据台账。各乡镇(街道)要做好粪肥还田利用工作并建立台账(附件3、附件4),记录粪肥施用时间、施用量与施肥方式等,实现台账全部建立到村、到户和每个环节。台账数据要真实准确,实现粪肥去向有据可查,粪肥还田利用信息可监测、可报告和可追溯,同时做好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确保监管不留死角。
(五)完善建立粪肥还田利用的长效机制。完善服务主体开展粪肥收集处理、配送施用的服务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行,建立受益者付费机制,打通粪肥还田利用瓶颈,解决粪肥还田利用难现状,全面提升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降低粪肥还田成本,提高利用收益,逐步构建养殖、种植、社会化服务主体等多方共赢的市场化长效机制,畅通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为确保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顺利开展,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及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工作整县制推进;成立由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种植业、畜牧业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明确目标责任,建立上下联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畜禽粪肥还田利用。
(二)强化示范推广。各乡镇(街道)着力打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示范点、示范区,全面掌握不同粪肥类型在不同作物的还田利用效果;总结提炼粪肥还田利用典型案例,加强宣传推广,利用示范主体、示范户辐射带动作用,发动农户增加畜禽粪肥还田施用;协调、组织农户进行粪肥采购、施肥指导以及粪肥流向核查等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明细清册;按月按季调度工作开展情况,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粪肥还田利用面积与粪肥还田数量工作目标。
(三)强化粪肥科学合理施用。加强技术指导,合理确定用量,优化施肥方式,促进粪肥科学合理施用,提高应用效果。各乡镇(街道)要结合作物需肥特点,根据不同地力条件、不同作物、不同产量目标,科学确定粪肥还田量和替代化肥比例,指导主体科学合理施用粪肥,确保作物养分需求,提高作物产量,提升产品质量。粪肥施用量一般1000—2000公斤/亩,可采用撒施、条施、沟施、穴施等方式。宜在秋季或播种(移栽)前作基肥施用,应避开雨季,施入后24小时内翻耕入土。
(四)强化宣传培训。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普及科学施肥关键技术;广泛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宣传科学施肥理念,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项目政策、技术和成效,营造浓厚的项目实施氛围。
附件:1.2024年沂水县粪肥还田利用工作目标
2.主要农作物(粮油、蔬菜、果树)施肥情况调查表
3.沂水县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粪肥流向台账
4.沂水县2023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粪肥还田利用统计表
沂水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