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邮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手机版 微信
微博
用户中心 | 注册
索  引  号: yishuixjytyj2251918/2023-0000019 主题分类: 教育;
发文机关: 沂水县教育和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2-03-29
发文字号: 沂教字〔2022〕6号 公文类型: 意见
标      题: 沂水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实行中小学校长进课堂制度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 2022-03-30 效力状态: 有效中
统一编号:

沂教字〔2022〕6号

字号: 打印 收藏

沂水县教育和体育局

关于实行中小学校长进课堂制度的指导意见

沂教字〔2022〕6号


校长进课堂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措施,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校长深入教学第一线,能了解和掌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我县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为推动校长进课堂的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提高全县校长的专业引领力和教学工作领导力,在全县营造关心教学、重视教学、支持教学、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校长进课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校长进课堂有利于强化校长的课堂引领能力。校长进课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纠正校长不教不研、教而不研的不良倾向,消除校长对课堂研究较少,不能发挥其课堂引领作用的弊端,保障学校管理措施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而强化校长的课堂引领能力。校长进课堂有利于构建校长与师生的和谐关系。

(二)校长进课堂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校长进课堂,能够从实际教学中了解教师个体存在的不足,为教师未来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促进教师个体自身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校长进课堂有利于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学校凝聚力,促进学校良好发展。

(三)校长进课堂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能力。校长进课堂能够在教学一线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管理工作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提高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升学校的教育管理能力。

二、校长进课堂的基本原则

(一)学校发展全面性原则。校长是学校各项活动开展的决策者,承担着建设优质教师队伍的重任。校长进课堂要综合考虑学生素质培育、师资建设、学校管理等内容,从学校全面发展角度审视、引领课堂教学。

(二)观察视野准确性原则。校长要打破学科限制,从多个角度来观察课堂教学。要观察教师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关注教师教学态度、生活状态等,从而为教师全面发展提供正确引导。

(三)角色定位明确性原则。校长要以一种观察和调研的态度参与活动,以改进课堂教学为主,肯定优秀教师,积极推广优秀课例,挖掘各学科教师发展潜力,实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校长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课堂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每学期初,各学校要制定具体“进课堂”计划。计划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要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坚决避免漫无目的随意听课,杜绝不上课、不听课而后补备课、补听课笔记的做法。

(二)直接进入课堂。校长应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要真正实现校长在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参与,充分体现校长在重要学科建设上的引领作用和促进作用。校长要保证的听评课数量和质量,推进校长听评课制度化和经常化,促进校长听评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校长帮助、指导教师能力的提高。

(三)间接走进课堂。校长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参与备课和课改项目研讨等活动。充分了解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从不同角度思考课堂教学问题,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四、校长要带着明确要求进课堂

(一)带着任务进课堂。校长进课堂要了解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对教师的反映等方面的情况、有关教学组织和教学改革的情况等。

(二)按照要求听评课。校长要按计划要求对各学科教师听课。通过听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教学,并归纳总结出高效教学的规律和经验。听课前要熟悉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明确目标;听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效果,看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程度,关注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提高听评课价值。校长听课后要参加评课活动,及时和教师交换意见。要以激励进步为主,对教师讲课中成功的方面恰当适时给以鼓励,通过评价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四)参与其他教研活动。校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的一切教研活动,认真倾听教师的发言,参与研讨,对学科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学科教研提出可行性意见,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

校长走进课堂是检查教学工作,了解和掌握教学情况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关乎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成败,校长要深入课堂,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指导学校教学工作,推动学校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发展。


沂水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2年3月29日

加入“购物车”
政策咨询

政策起草单位:沂水县教育和体育局

政策联系人:许延密

现场解答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长安中路77号

联系电话:0539-225191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Copyright©沂水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沂水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Email: ysxxgkb@ly.shandong.cn  网站标识码3713230027 鲁ICP备06000965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107号

智能问答
沂水首发
沂水首发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