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关于印发沂水县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沂自然资规发〔2021〕13号
各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沂水县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沂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1年8月29日
沂水县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
根据《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山东省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鲁自然资办字〔2021〕15号)、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技术要求(1∶50000)》、《临沂市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和《沂水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摸清全县地质灾害风险底数,编制沂水县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建立地质灾害“一库两区划”的防灾减灾体系,为全县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基础。
二、工作任务
利用综合遥感技术手段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划定地质灾害重点变形区,开展隐患核查;在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开展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采空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
(一)地质灾害隐患综合识别。综合运用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影像、合成孔径雷达十涉测量(InSAR)、激光雷达测量(LiDAR)等技术,对全区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开展遥感调查,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地表形变数据,初步解译地质灾害隐患,结合孕灾条件圈定地质灾害重点变形区。针对遥感识别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重点变形区开展核查,初步查明其基本特征和变形趋势。
(二)地质灾害致灾调查与风险评价。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等突发地质灾害隐患,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展孕灾地质条件调查、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区划。
1.孕灾地质条件调查
充分利用已有资料,结合遥感技术,综合获取分析调查区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地表水与地下水、气象、植被与人类工程活动等数据,编制孕灾地质条件图。
2.地质灾害风险调查
在已有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工作基础上,开展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获得地质灾害点空间分布、灾害基本特征等风险要素。
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采空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易损性评价的基础上,将评价区划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4个级别。
根据地质灾害极高、高、中、低风险评估等级,结合乡镇地区经济结构、重大工程的远景规划,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划分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在此基础上,再划分出近期、中期、远期等不同阶段的地质灾害防治期次。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和期次,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措施和建议。
(三)地质灾害重点隐患排查。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年度排查,掌握地质灾害隐患及威胁对象的动态变化情况,更新地质灾害数据库。地质灾害防治日常工作中,根据巡查、排查情况随时更新地质灾害数据库。
三、工作分工
1.按照省、市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任务要求,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配合省厅选定的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技术队伍,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普查、隐患识别核查、宣传和培训工作。
2.负责县级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数据(成果)质量检查,形成县级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并将成果汇交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当地普查办。
四、工作安排
(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阶段(2021年8月-11月)
1. 2021年8-9月,开展普查准备。做好资金筹集工作,初步摸清地质灾害的数量、分布和规模,并通过普查软件采集数据,逐级审核上报清查、调查成果。优选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技术队伍。
2. 2021年10-11月,开展全面调查。在已有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访问、现场调查、推算估算等方法获取普查数据,并通过普查软件采集数据,逐级审核上报,完成致灾调查、历史灾害调查、重点灾害隐患调查等工作,按照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标准和风险区划及防治区划规程,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开展县级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
(二)成果汇集提交阶段(2021年11月-12月)
1、2021年11月,形成县级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成果,并按照统一要求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县普查办提交成果 。
2、2021年12月,调查数据梳理。根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县普查办要求,对所提交数据库和成果进行补充完善。
五、提交成果
(一)成果报告。1.县级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报告。2.县级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防治区划报告。3.历史重大地质灾害专项调查报告。
(二)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数据库。1.县级地质灾害易发区综合遥感数据。2.县级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数据。3.县级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数据。4.县级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数据。5.县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数据。
(三)成果图件
序号 |
附图名称 |
县级比例尺 |
1 |
地质灾害及隐患分布图 |
1:5万 |
2 |
孕灾地质条件图 |
1:5万 |
3 |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图 |
1:5万 |
4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图 |
1:5万 |
5 |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图 |
1:5万 |
6 |
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图 |
1:5万 |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为保证本次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分管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防灾减灾科。各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和局各相关科室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加强风险普查工作的管理,全力配合普查单位按时保质完成。
(二)技术保障。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成果提报的要求,做好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隐患排查、承灾体调查、风险评估和区划的服务支撑工作,确保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三)经费保障。根据省自然资源厅和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一部署,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经费以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为主,由省级单位开展招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