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明白纸
小麦条锈病俗称小麦“黄疸”,是一种靠高空气流传播的流行性重大病害,具有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危害损失重等特点。一旦流行蔓延,将会给小麦带来灾害性损失。鉴于今年条锈病流行风险大的严峻态势,各村要提高认识,迅速行动起来,立即查治,确保不造成条锈病大面积扩散流行。
症状特征: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有发生。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为虚线长条状,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鲜黄色,与叶脉平行,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后期表皮破裂,散出鲜黄色粉状孢子。
防治策略: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
防治药剂: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要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每亩可选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15-20ml,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50克,或30%戊唑醇悬浮剂15~20毫升,或25%丙环唑乳油20~3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还可选用氟环唑、腈菌唑等药剂进行防治。防治时注意要喷到中下部叶片,加大药液量,一定打透,喷后24小时内遇雨及时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