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标准普及行动(16) 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筛查界值(WS/T 610-2019)
索 引 号: | yishuixjbyfkzzx2251877/2025-0000011 | 主 题 词: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 号: | 发布机构: | 沂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发布日期: | 2025-05-12 | |
浏览次数: | 有 效 性: | 有效中 | 成文日期: | 2025-05-12 | |
标 题: | 学校卫生标准普及行动(16) 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筛查界值(WS/T 610-2019) |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呈明显的低龄化流行趋势。对于儿童高血压的早筛、早诊、早治非常重要。国家颁布的《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筛查界值》明确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相应界值,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卫生行业标准《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筛查界值》(WS/T 610-2019)于2018年6月13日发布,并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为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为全文推荐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评价方法和标准、血压测量要求和血压偏高筛查报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筛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6343 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血压 blood pressure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作用力,即流动血液的侧压。一般以毫米汞柱 (1mmHg=0.133kPa)为动脉压的单位。
3.2
正常高值血压 high normal blood pressure
判断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和(或)舒张压(Di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百分位人群P90血压,且<P95血压。另一种是:收缩压≥120 mmHg(但<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百分位人群P95)和(或)舒张压≥80mmHg(但<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百分位人群P95)。
3.3
血压偏高 high blood pressure
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百分位人群P95血压。
3.4
界值点 cut-offs
用来判断某个体是否属于血压偏高或正常高值血压的“阈值”。≥阈值,判定为“是”;<阈值,判定为“否”。
4 血压评价方法和标准
4.1 年龄计算和身高组选择
4.1.1 年龄的计算
年龄以1岁为单位,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采用实足年龄的整数年龄。实足年龄=调查年月日-出生年月日。
4.1.2 身高组的选择
根据附录 A 表 A.1、表 A.2 所列男、女儿童青少年7 岁~17 岁百分位身高值,判断测量身高所处相应年龄身高百分位组。
4.2 分性别、年龄、身高筛查正常高值血压和血压偏高界值点
7岁~17岁男、女儿童青少年分年龄、身高筛查正常高值血压和血压偏高界值点见附录B的表B.1、表B.2。
18岁男、女青少年正常高值血压和血压偏高界值点参考成人标准,无需参照身高界值。
4.3 正常高值血压和血压偏高的判断
4.3.1 正常血压
由表 B.1、表 B.2 ,7 岁~17 岁男、女儿童青少年凡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同性别、同年龄、同身 高百分位血压 P90 者为正常血压。
18 岁男女青少年参考成人标准,收缩压<120 mmHg 且舒张压<80 mmHg 者为正常血压。
4.3.2 正常高值血压
由表 B.1、表 B.2 ,7 岁~17 岁男、女儿童青少年凡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百分位血压P90且<P95者为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mmHg 和(或)舒张压≥80mmHg,但<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百分位血压 P95者也为正常高值血压。
18岁男女青少年参考成人标准,收缩压≥120 mmHg 且<139 mmHg 和(或)舒张压≥80mmHg 且<89 mmHg 者为正常高值血压。
4.3.3 血压偏高
由表B.1、表B.2,7 岁~17 岁男、女儿童青少年凡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百分位血压P95者为血压偏高。
18 岁男女青少年参考成人标准,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者为血压偏高。
4.3.4 高血压
如某次检测血压等于或大于血压偏高界值点(P95),需在非同日进行3次及以上测量,且每次检测血压均≥血压偏高界值点(P95),测量时间间隔不少于1周~2周,持续增高者确定为高血压。
5 血压测量要求
5.1 器材和血压的测量方法
血压测量器材和测量方法按照 GB/T 26343 的要求进行。如需用电子血压计,推荐使用经过英国高血压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美国医疗器械检测协会等组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在测量前需要与水银血压计进行比对,相同时间测量相差不超过10mmHg,比对合格方可使用。
5.2 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
5.2.1 测试前2h内,受检者不应进行剧烈的身体活动。
5.2.2 测试前受检者静坐 10min~15min,稳定情绪,接受测试。
5.2.3 测试前应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位,若不在“0”位应予校正。应观察水银柱有无气泡,如有气泡应予排除。
5.2.4 需要重测时,应等待血压计水银柱下降至“0”位后再进行测量,血压重测者,应再休息10min~15min 后,方能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取其最低值。
5.2.5 每人每次测量应连续进行3次,其中最接近的2 次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被测者的血压值。
5.2.6 电子血压计在使用过程中仅可用于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初步筛查。
6 血压偏高筛查报告要求
检查被筛查对象(群体或个体)及其指标值是否符合要求。规范测量血压后,对于个体而言,身高处于第几百分位,血压测量值处于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百分位人群的血压第几百分位,根据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血压偏高的界值,评价该个体是否血压正常。对于群体而言,需要报告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血压偏高的检出率。
研究发现,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约40%的儿童高血压会发展为成人高血压。高血压带来的并发症危害极大,家长们可参考此标准监测孩子们的血压,如发现血压偏高的情况,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转发自长春疾控卫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