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民生保障有力。抓好稳岗就业民生之本,新增城镇就业8649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7860个,稳定就业岗位4.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2%。县技工学校恢复办学,建成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强化九类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救助保障标准实现“14连增”。持续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医保工作站点实现村居全覆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造提升基层卫生室118处,创建市级精品国医堂4处,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12.1万人次。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复审,入选全国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县、全省健康服务“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县。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新建农村“孝善食堂”80处,寸草心志愿服务获评全省最佳养老志愿服务项目。
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树立“成才先成人”理念,全力实施“家校社网”四位一体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设立3000万元专项基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经验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专题报道。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2处、普惠性幼儿园5处,有效解决入学高峰“学位之忧”。积极推进强镇筑基教育改革试点,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文化惠民,举办第三届全民运动会等赛事活动242场、基层公益演出2238场,图书馆西城分馆开馆运行,舞台剧《红石崮》在第十九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展演,电影《樱桃崮下》成功上映,“沂蒙文艺奖”获奖数量全市第一。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全国殡葬改革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婚俗改革打响了“花开沂水”品牌,入选全国妇联移风易俗工作试点。